文章详情 NEWS DETAIL
韩国电商市场加速分化Coupang凭借火箭配送再创营收新高
Hom 发布时间:2025-08-27 16:34:02

2025年上半年,韩国电商行业的分化趋势正在进一步放大。来自外媒的报道显示,头部平台与次级平台的业绩表现出现了明显差距,其中 Coupang、Naver、Kurl 和 OASIS 继续保持增长,而 SSG.com、GMarket、11Street 和 LotteOn 等平台则遭遇不同程度的营收下滑。

Coupang继续刷新纪录
数据显示,Coupang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3.46万亿韩元,同比增长约20%,无论是营收规模还是增长幅度都远超行业平均水平。
仅在第二季度,其营收就达到 11.98万亿韩元,不仅较第一季度的11.49万亿韩元再度提升,也刷新了公司单季度的最高纪录。
更为亮眼的是,Coupang第二季度营业利润为4430亿韩元,同比激增2244%,盈利能力大幅改善。
火箭配送成为核心竞争力
Coupang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 火箭配送(Rocket Delivery)。
作为区别于竞争对手的重要标签,火箭配送在今年继续扩展商品范围,第二季度新增了 50万个可支持火箭配送的商品。
这一策略显著增强了平台的用户黏性,也推动 当日和凌晨配送订单同比增长超40%。
在韩国这样一个人口密集、消费习惯依赖快速履约的市场,物流速度已成为决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。
其他平台的表现
Naver:凭借搜索和社交生态的用户入口优势,持续提升广告与电商业务的协同效应。
Kurl:在高端食品与生活消费领域不断积累品牌影响力。
OASIS:深耕有机食品市场,保持稳定扩张。
与之形成对比的是,SSG.com、GMarket、11Street 和 LotteOn 则显得压力重重。数据显示,它们的营收普遍下滑,主要原因在于:
缺乏差异化的服务优势
在价格战和广告投放竞争中被头部平台挤压
对于这些企业而言,如何找到突破点,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两极分化趋势还将持续
业内人士认为,韩国电商的这种两极化局面,与全球电商市场的发展逻辑相似:
头部企业:依靠资金、物流、供应链和用户规模,形成正向循环,不断提升市场份额。
中小平台:缺乏稳定盈利模式和差异化定位,容易陷入“增长乏力—投入减少—份额下降”的恶性循环。
可以预见,韩国电商的两极分化还将继续加深。Coupang凭借火箭配送构建的物流壁垒,已成为其他平台难以复制的优势。
对跨境卖家的启示
对于跨境电商卖家而言,韩国市场既是机遇,也是挑战。如何选择合适的平台与物流方案,将直接决定能否在韩国电商格局中站稳脚跟。
未经泰嘉物流同意 不得转载